top of page

散文推薦|《浮雲舊事溫柔》周曉楓


y/這篇文章是我在翻閱一個名叫「島讀」的軟體時,在名為「宜念想」的主題下找到的。這個軟體會於每日發佈一篇文章,並提供留言與打卡的功能,可以累積看看自己堅持讀了幾天。當初看完文章時,覺得這位作者好厲害,能把一些細微的情感或場景,以短短幾個詞或幾句話,揮毫間便勾勒出一幅清晰而深情的捲軸掛畫,隨著一行一行路過的文字緩緩解開,最終攤平於我們的心上,一同感受其上強而有力的悸動。


那麼,就讓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吧!






我記得你離開的那個夜晚。20多年的經歷精簡在幾件行李中,這時候,你的護照比你本身更能說明和代表你自己。飛機停泊在跑道上,它將飛越地圖上的一片藍色,把你帶到另一方國土——就像童年的紅蜻蜓,飛過小溪,落到對面的草地上,讓我只能眺望。

機場的陽臺很寬大,好像必須如此,才能盛的住那些揮別的姿態。站在機場的陽臺上,我眺望著這個夜晚明明滅滅的燈火。誰說的,一盞燈下罩著一個情感的故事。風里望去,那些燈都有些顫抖,像遊走的燈籠被莽撞的孩童提著。小時侯,一陣突然的風,常讓孩子失手燒了手里的燈籠——情感如此不堪吹拂。


那個晚上,我一直執著的想:在這個世界上,你是我最不能失手的親人。

( 這張圖是我特別根據作者視角找到的,不知道

是否能更凸顯作者的茫然與別離的孤身氛圍 )



時間湍流過去,空間端居下來。因為離你遠了,遠到一個非常客觀的距離,昨天才可能被歲月逐句推敲。


認識你的時候我17歲。


也許人是不必太敏銳的,情感不應是過量的,像一個圓,它的面積越大,與這世界的接觸面也越大,對立和衝突也越多。有些人清簡如一枚句號,在微小的佔有里卻充滿自足。17歲的我缺乏足夠的生活技巧,我的願望總是徑直指向它想抵達的目的;我並且格外敏感,對那些纖細的美好過目不忘,一片樹葉的陰影似乎也能覆蓋我的整個春天。

那時侯,你卓越的想像力和領悟力也正開放到極處。你是一個易於感傷的人,站在真理的南極上,你望著那些顛簸的友情和冰冷的正義。你的思想總是從事物最脆弱的部分去襲擊它的核心,沒有人知道在冰冷的眼神後面,你是一個愛的天才。


我們在一個班裡上課。那些被知識和教誨嚴密包圍的日子里,我們卻常想著一些遙遠的友色。你有時侯談笑風生,在更多的時候沈默寡言。印象最深的是你深藍的背影,走在滿是灰塵的陽光里。我常習慣的認為,你也是這樣背對生活的。


我們居住的城市里有一條河,它窄小、細長卻享有盛名。我們坐在河畔聊天,夜晚像一隻溫柔的蝙蝠扇動著翅膀。有時我喜歡站在水邊,街燈的影子漂浮在水波上,一圈一圈金黃的光波,雜亂而無意義,卻讓人眩目。看著看著,就真想縱身躍入。身後總傳來你的聲音:別暈水啊。總是這樣。

水波,星光以及寧靜,使你不斷地推進你的思考。鳥在槍聲中折羽,花在清晨就香消玉殞,人們能夠忍受平庸並且心安理得……因為苛求完美,我們就顯得僨事嫉俗,同時也格外挑剔自己——人總要攜帶著某些暗淡的品質,也包括我們自己。


其實這世界本來就交響著樂音和噪音。如果你想傾聽生命的旋律,也必須愛屋及烏地吸收光陰的噪音,就像親吻美人的紅唇,必須忽略去想她齒縫間生長的細菌。而我們年輕的還不懂得容忍,醜陋微小的顆粒讓我們負重累累。


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熱衷於交談。一個簡單的問題被不斷演繹,變的繁復而不可企及,我們從中得到源源不斷的巨大快樂。

奇怪的是我們的交往常常充斥著爭執。這種爭執是以平靜的語速進行的,並佐以長久的沈默。因為熟知對方,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精確的詞匯,使對方一語中地的受到傷害。事後我們極為懊悔,然後又和好如初,似乎是以對傷口的忍受程度,來為我們的情感加重等級的。

其實,我們年輕的靈魂是孿生的,它們酷似對方,一起發育,又在母體里搶奪著營養。在犬牙交錯的矛盾中,你我扶持對方的手臂成長。


就像牙齒咬碎物質的外殼,帶給身體的是營養和熱量——我深信,我們彼此都再也找不到比你我之間更像牙齒的感情。


從一開始,我就明白這是我一生最隆重的感情,我卻無法為它命名。我們之間的距離太近了,以至於普泛意義上的愛情已經不可能。它具有很高的純度,比友情濃烈,比愛情清澈,比親情深入。拋卻功利和意圖,任由生命的率性和本真,我願以終生來保持這種悠長而動人的情誼。想念你的時候,我覺得真好,沒有人知道我能以怎樣的疼痛來承受著愛,一個名字能以怎樣的方式感動我至靈魂深處。我置信我們永不分離。


生活被駁雜的事物充斥著,我們必須透明如嬰兒,有些美感才能穿越重重塵埃,到達我們心靈的頂端。就是為了這個目的,上帝才派有些人來接近我們的軌跡,幫助我們掃除歲月的塵沙,讓我們在明凈如水的眼光里,再次感謝生活。」偶爾的厭世反倒是一種救贖”——你感傷而乾凈的思想是我的拂塵。只要我還在欣賞如你這樣的人,就代表我依然無限遙望著完美的方向。 我知道在形容詞的競技場上,完美的奔跑速度最快,任何人永遠也追不上——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? 我舉手向蒼穹,並非一定要摘取到星月,我只需要這個向上的、永不臣服的姿態。

終於,你遠走異國,去追尋一種精致而高尚的生活。我回到那條河邊,躺在草坡上,看著一顆顆流星閃過,想著誰就這樣輕易摘走天堂的花朵。

我知道你是我身上一片堅硬的鱗,失去你我會受傷,但我不知道會像失去鰭一樣失去方向。那是在夏季,一個可供熱情揮霍的機會,而我靜靜地合起我的花。當你翻起回憶的書冊,也許會有幾片干燥的花瓣,一朵輕盈如此的紀念,我深知你必忽略。 幾年的時間過去了。你在那邊,我在這邊,我們在友誼的兩岸隔河而居,你有時寫信來,有時不寫,很長的時間里沒有什麼音訊。而我也習慣了安詳的想念你,並不密切的問候你。在此起彼伏的頌歌中,祝福更像一個靜悄悄的休止符


我一直以為這份感情帶給我的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,都會是強烈的,我不曾設想,它會有一張平靜的面容。你離開的那個夜晚曾像一枚釘子敲進我的生命,現在我已經脫落了傷口。時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,它決定了一切,也許它才是上帝真正的名字。時空不參照我們的心願,它總是憑著自己的習慣、興趣和力量,一點一滴地修改著我們。


我想我開始承認現實的鋒利了,不再用一片玫瑰花瓣遮住眼睛。當理想從我身上剝離的時候,我想說成長是以疼痛為代價的。我們活著,與周遭人的關係或親或疏。上帝終會把一些人從我們身邊帶走,也許是那些至親至愛的名字。我現在安寧的想著這些貌似溫和實則冷酷的真理,想著你。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還能沒有刪節地想念我,在你的關懷與關懷之間,我是否還能容身進來。但我對你的情感永遠也不會發芽、也不會腐爛,你將是我今生最好的儲藏。

我已學會隨遇而安的生活。上班、下班。讀我真正想讀的書,想我願意想起的事。被沈重的事情所打擊,也被袖珍的煩惱所困惑。生活中遍佈的細刺,將我磨得粗糙而平靜。

但我深知,我是一隻遲遲不忍飛去的蟬,留在樹上的是我的蟬蛻,我金黃而脆弱的過去依然在陽光里,溫柔無比。


篇幅不長,卻完整地帶出了作者與友人間相識,相知,相契,相刺,相別,相敬,相安,與作者底心住著的執著與惦念。

首先,特別喜歡作者開頭帶出故事的方式,由最為銘刻而慟心的別離敘起,慢慢帶出兩人間的過往,在於篇末脫離過往憶想,回到了現在。

「小時侯,一陣突然的風,常讓孩子失手燒了手里的燈籠」,作者將幼時意象與眼前送別的場景疊合,望著曾經的摯友乘風遠去,留在原地的自己,雙手緊攥著一團蜷曲焦亂的宣紙,或者說,是一堆早已支離破碎的心。

「機場的陽臺很寬大,好像必須如此,才能盛的住那些揮別的姿態。」,這句亦寫得極好,也是我閱讀完後最有印象的幾處之一。機場送別,我是經歷過的。不過那時被送的是我的家人與我,送行的是外公外婆與親戚們。那時還小,並未有任何戀家、戀舊的觀念,僅牽著媽媽溫暖的手心,一味地睜著初出茅廬的澄澈眼眸,好奇而略為不解地追蹤著大廳來來往往,風塵僕僕而形色各異的身影。再後來,對機場的記憶似乎皆是璀璨的,是通往念想世界的啟航之地(撇除為了節省機票錢與配合時間,期末考一完便抓起行囊像逃家般奔至機場搭午夜班機的狼狽經歷,不過這亦可視作璀璨,將生命燃至極致的那種)。若說腦海中是否有一絲機場送別的畫面,那便是從各類影視中接收到的,有真實生活紀錄的朋友別離,也有影劇裡的戀人遲遲吾行眷眷之心。寫到這裡,便讓我想起小時候很喜歡的一首歌,常常跟著那低迴的聲音輕唱,哼著哼著便流下淚來。

“I'm just too far, From where you are, I wanna come home“,歌詞簡潔,句句扎心。是一首叫“Home”的曲子,推薦大家聽聽看 Westlife 翻唱的版本與MV,裡面的那些畫面,是我在想到「機場」這個關鍵詞時,最先浮上來的。這邊是一些歌詞節錄,上下兩段是首尾呼應的,返家的盼望,隨著夏天遞嬗高漲復又枯寂,高歌一曲後驀然驚覺,已過冬末。

一年逝去了,而我,未曾返家過。


“Another summer day

Has come and gone away

In Paris and Rome

But I wanna go home, mmm”


“And I've been keeping all the letters That I wrote to you Each one a line or two "I'm fine baby, how are you?" Well I would send them but I know That it's just not enough My words were cold and flat And you deserve more than that”


“Another airplane Another sunny place I'm lucky I know But I wanna go home Mmm, I got to go home”


“Another winter day

Has come and gone away

In even Paris and Rome

And I wanna go home

Let me go home”


似乎有些扯遠了,拉回來一下。作者帶著我們回到了十七歲,那個和「你」相遇的年紀。「也許人是不必太敏銳的,情感不應是過量的,像一個圓,它的面積越大,與這世界的接觸面也越大,對立和衝突也越多。」她似乎想藉此表達,嚮往與掛念的越多,煩惱與抑鬱也就同等地攀升。這是她多年後回來看看當年十七歲的自己,簽下的幾筆落款。她敏感而心思細膩,一片樹葉的陰影似乎也能覆蓋她的整個春天,而他同樣易於傷感,「站在真理的南極上,他望著那些顛簸的友情和冰冷的正義」。她說她看得出來,他冰冷的眼神後面,藏著一個愛的天才。


最喜歡的段落大概便是兩人在城中的小溪旁,她鍾情於水波中倒映的一圈圈燈影,看著看著,便想縱身躍入。而身後總傳來你的聲音:別暈水啊」暈水,好特別的提醒。似乎也能從這段小小的記憶中看出,她與他,同樣地敏感,卻是一個感性,一個理性。


「鳥在槍聲中折羽,花在清晨就香消玉殞,人們能夠忍受平庸並且心安理得……因為苛求完美,我們就顯得僨事嫉俗」、「而我們年輕的還不懂得容忍,醜陋微小的顆粒讓我們負重累累。」,這兩段落凸顯了兩人心思的敏銳與憂愁,及對生活與人世有些超齡的認知與感應。他們曲高和寡而邂逅知音的契合亦不言而喻,並帶出後續的相處模式:「在犬牙交錯的矛盾中,你我扶持對方的手臂成長。」他們喜歡論辯,在一來一往看似平靜的攻訐中,各自獲得思索的快樂與相長的情感。作者形容,這段感情「具有很高的純度,比友情濃烈,比愛情清澈,比親情深入」,是任何一個名詞都無法清楚定義出來的關係。


「偶爾的厭世反倒是一種救贖」這個段落作者筆觸純淨而清澈,描述了她對他存在的定位,然而這句話似乎還有些太深(或是我心思細緻程度不足),我還無法明確地定義與解釋。


「我知道在形容詞的競技場上,完美的奔跑速度最快,任何人永遠也追不上——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? 我舉手向蒼穹,並非一定要摘取到星月,我只需要這個向上的、永不臣服的姿態。」這個段落是我印象深刻的,也同時聯想到一句話:有人說:「假如一個人的夢想無法實現,那麼,僅有一個姿勢也是好的。」比如擺一個飛翔的姿勢,或者在睡前說句祝福在夢中能見到大海的話。是曾經在七堇年的《被窩是青春的墳墓》中讀到的一段,覺得很有意味,便隨手記了下來。現在拿出來和這段相互應,似乎有種異曲同工的碰撞。不失理想,向陽如故。


爾後他離開了,踏上追求自我人生的征途。這段作者描寫的特別深刻,「我知道你是我身上一片堅硬的鱗,失去你我會受傷,但我不知道會像失去鰭一樣失去方向。」這句形容很扎人心弦,以魚的鱗與鰭寄寓離開的他,與分別後自己這條「魚」不僅受傷,更出乎意料地迷失了方向。後段乾燥花辦的意象同樣很美,卻美的淒涼。凸顯了她的心繫與執念,他的漠然與寡淡。從此,他們居於友誼之河的兩岸,頻率漸漸疏離的書信,她雖仍懷著念想,卻是徒然。最終,這份情思隨著時間淘拭而漸趨平靜,她承認現時的鋒利,將遮在眼前的那瓣玫瑰花拂落。作者說,成長是以疼痛為代價的,雖然又再一次地稍稍超越了我的個人經歷,但從作者的文字中同樣能感知到一股沈靜而滂薄的波濤,打上尚且青澀稚嫩的心房。


「生活中遍佈的細刺,將我磨得粗糙而平靜。

但我深知,我是一隻遲遲不忍飛去的蟬,留在樹上的是我的蟬蛻,我金黃而脆弱的過去依然在陽光裡,溫柔無比。」

浮雲舊事溫柔,一如沐浴在暖陽之下的金黃蟬衣。


而我在閱讀文章下方的評論區後,發現了一些值得分享的言論,因此便節錄了放在下面,提供給大家。


這個故事就像一件甜美的草莓蛋糕,有微酸的草莓,有甜膩的奶油,有平凡但軟熟的蛋糕,有時候很珍貴,但卻又很平常。


人生的開始階段,會對所有美好格外的關注,因為對我們來說,我們擁有著機會、希望、渴望去把握那些美好,同時地,新鮮以及與平凡相比較之下,美好對我倗來說的衝擊將變得無比巨大,它發出致命的吸引力,讓我們忽略所有,激發我們的佔有欲,只要我們尚有一絲希望,我們都無法放棄追逐。


當你愈重視美好,你便會逐漸走向極端,平凡的一切將變得毫無意義,你可以接受的範圍便日漸縮窄,直到墮落深淵。(錯了,好像寫成拜金主義的感覺了,當然,雙重、三重、N重標準的例外,那真是真正的糟。)


情感,當你發覺到它的脆弱和珍貴的時候,你會更珍惜、更小心的對待它。回到故事裡,究竟情感應該敏感一點還是不要太敏感?當情感太敏感的時候,我們根本無法控制,因為它太分散了,但同時又太集中了,當陷落時我們無法自我抽身。當情感完全不敏感時,我們根本無法控制,因為它亳無反應。


「圓」大的時候,我們感受會比較深,會容易感同身受,會容易被情感所左右,會容易受傷,對情感傷害的抵抗力較弱。

「圓」小的時候,我們會感受比較淺,會忽略別人的感受,注重個人感受,較難被情感所左右,會較易不自覺的作出傷害別人的行為,對情感傷害的扺抗力較強。


那麼究竟是哪種比較好?還是該時大時小?其實這並没有一個既定答案,因為這取決於你自身的敏感度,有人夭生比較敏感,但是經歷使她麻木了,有人天生比較不敏感,當他傷害很多人後,有一天醒悟了,應該要學習體諒他人,敏感和不敏感,其實並無好壞之分,重要的是在日子不斷的流逝裡,我們要把握好那些失意、失敗、教訓、傷口,去努力讓白己變得更好,更完滿。


說到「忍受平庸並且心安理得」就不能不說「忍受平庸是對上進最大的侮辱」這個觀點是一但你向平庸妥協你將失去突破的最大動力。而事實上,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對立的,又何必把錯誤推到對方身上,在互相看來,對方都是錯的,何不換個想法,大家都是對的,因為方向不想法,大家都是對的,因為方向不一樣。當然,明白是一回事,接受是一回事,忍受是一回事,無法忍受又是一回事,唉,事情複雜大了。


互相把對方一絲一毫的在心裡拼湊並活過來,這種關係真是不知如何形容,而現實裡,你可以把別人拼湊到心裡,可以,但是如果兩個人,都把對方拼湊到心裡,並且用自己的生機讓它活過來,這是很難很難的,這意味著兩人決定同生共死,永不分離,無礙於時間或是空間,如你所願,我想你應該做到你所想要做到的。


在某程度上,我們是相似的,因為我們都有依賴並嘗試把持著信念來向著彼岸前進著。

在某程度上,我們是相似的,因為我們都堅守著曾經無比珍貴的過往,這種珍貴在我們看來,比將來更重要,而且一但失去,一切都將失去。


文字記錄下的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你呢?


命運,有時候就是如此,時間,在指引著我們走向盡頭,珍寶,使我們留守到最後。」




你們有過相似的情感或經歷嗎?又或者有哪個特別喜歡的段落與聯想?

歡迎和我們聊聊你的想法!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