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讀書報告|無事可敘:淺讀《萬曆十五年》

「那年表面四海昇平,看似無事發生⋯⋯。實際上大明帝國卻已走到它發展的盡頭。」

——《萬曆十五年》


此書為黃仁宇體現其「大歷史觀」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。作者為美籍華裔歷史學家,密西根大學歷史學博士。講述了明代第十三任皇帝萬曆(明神宗),藉由其成長與執政的紀錄,敘述並架構十六世紀的中國。從書中諸多重要官臣的生平與經歷,刻畫由萬曆為主軸,延伸張居正、申時行、海瑞、戚繼光、李贄等不同人的時空視角,帶領讀者由淺入深的理解這樣看似「無大事可敘」,卻也在娓娓剖析中,加深意蘊、走向終局的朝代。



/S


這本書是我在上歷史學經典導讀時的教材,也許是對於歷史學有興趣的朋友們頗合適的入門經典~不過他的內容真的十分精彩,若有時間的話也可以找實體書邊讀邊回想以下內容,也許會跟我有偶然的共鳴喔!



「某些事件看似枝微末節、波瀾不驚,卻是大事發生的關鍵癥結。而『因果』恰好為歷史的重點。」

黃仁宇老師在序文中表達了自己對於歷史的看法,正如同作者所述,讀者能藉由萬曆皇帝掌權的十五年,看見漫長歷史長河的縮影。許多人物關係、內心活動與事件,都似乎能帶入於此刻現實,只是成了被時間鋪上一層泛黃濾鏡的復古版本。


「歷史動人的便是其宏大性。」

時間與歲月的流淌本就是一件時而驚愕駭人,卻又令人讚嘆的跌宕之作。而在釐清某一特定時期的歷史脈絡後,便能夠感受到單一事件對於龐大整體的影響,似乎像一個充滿明確因果的鎖鏈,橫跨世界大陸汪洋。而當讀者翻覽書寫者一一細數英美中日的重大事件時,彷彿一瞬間跨越時空,穿越今昔。而名為「時代」這個詞彙帶來的震撼,便是最人感動的。


倘若「宏大」是歷史的震撼,那本書前頁拍攝的相片,便是僅屬古代與史書中的精雕細琢,亦值得此刻的我們動情欣賞。藝術珍品從政治領域、宗教領域延伸至美學設計,用筆與刀鑿開並寫下歷史,化作每座雕像刀下的不朽與細緻。而那些皇家、御用的器物更是無聲地傳遞著不必細說的精細與高貴。一切浮光裡的絢爛,至今已是難以重現、僅能從書頁或博物館櫥窗觀之一二的美好,而他既象徵著皇權歷史下的繁榮盛世,也許對於現代人繁忙快速的生活中,更擁有一種「慢時代」的感嘆。


名為「萬曆」的孤獨,亦可統稱為領導者的孤獨。

如同其名,本書以萬曆皇帝的成長與政途為主軸向外發散,講述清末臣子、與官場不可避免之悲劇,從皇帝經歷的童年所見與禮制責任之下,感受到一位在高位者的身不由己與孤獨。身為一個九歲便登上皇位的「領導」,萬曆於半懵懂狀態下經歷各式祭典、禮儀規章,甚至獻俘等關乎生命與戰爭的儀式——他注定擁有一個不同常人的成長視角。而這樣的存在,似乎也隱射著不分時代、每一個身為在上位者的孤獨,抑或那些被攝影機與群眾視野追蹤著的、身不由己地公眾人物。書中提及萬曆皇帝與淑嬪鄭氏的感情,似乎成為對於萬曆而言極度重要的心靈寄託,如同今日人們歷經繁華後渴望歸於純粹的珍貴,喚回那尚未被奏摺、官臣與母后的期許反覆形塑的少年,不再是萬曆或明神宗,而僅名為「朱翊鈞」的角色。


「太傅,你是領袖之師。」

在皇家的人物關係中,老師對於皇帝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,尤其當年幼皇子早早上位,天子教師既涵蓋了現在對於老師傳道授業的基本責任,更在行事與教育密切影響領導者日後的價值觀。舉凡萬曆皇帝對於張居正的依賴與信賴,甚至是在政事中的無限挽留。


「這樣的一個皇帝,已不是國事

的處置者,而是權威性的象徵。他

應做到寓至善於無形,保持感情與

個性的眞空,演習各種禮儀。


多少年來,文官形成一種強大力量,

強迫坐在寶座上的皇帝擯斥個人意志。


名義上他是天子,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。萬暦皇帝以他的聰明接觸到事情的真相,對這個操縱實際的官僚集團日益疏遠,採取了長期怠工的消極對抗。」(p.108-109)



身為一個掌權者究竟能手握多少權力?這大多時候是個無解的問題。就中國史而言,千百留名的皇帝,由不同方式坐上高位,有些掌握著權勢與力量,渴望改善當時的顛沛流離;而更多的,是在同姓家族裡看似平穩的歷代繼承中,承受著君臣之戰、手足之爭,甚至擔負一位皇子自小便身不由己的悲傷,而這些角色手中握住的權力,並沒有如此得心應手。本書中,可以從隻言片語中感受到萬曆皇帝這個身分並非十足握有權力、甚至可說是束縛而不自由,其成長道路,像是一長串被設計規畫過的「完美領袖養成計畫」。而作者在刻畫皇帝形象時,從抽象模糊的共感,到逐漸寫實而充滿靈魂與情緒拉扯,從敘述中看著萬曆是如何從還存有天子之神韻,到面對一切失去主導欲望的魁儡。自107頁中,皇帝意識到「棄長立幼的企圖即使在法律上有可左右遷就之處,但在堅守傳統的文官眼裡早已違反常綱倫理。」到109頁寫到,「皇帝的地位來自於群臣跪拜,名義上是天子,實則長受制於臣。」而在90頁中,關於皇帝內心狀態的描述則讓我最有共鳴,書中寫道,「皇帝對延臣要求其為堯舜之君的說法不加反對,是因為那是『四書』中熟悉不已的原則、祖先的訓示。但以皇上的聰慧敏感,沒人能保證他的內心深處,是否將那些臣下所設下的要求當作羈絆?」這一刻,天子其實只是一個眼神略顯聰慧、尚且披著冠冕金輝之衣的普通人。


「陰陽公私」:人性的公義之心與私己之欲。關於作者提及的幾個明代文臣將領

陰陽、公私衝突為作者書寫文官制度底下,重要的官員生存現況與內心衝突,同時投射著古今之人階級不同、卻始終皆存的差異。 文臣之外,作者亦花了不少篇幅講述了本朝軍隊與文官集團之間的關係,擴張並客觀地對於明末世界的判斷與評論,明確首要點出的關係──武將領兵作戰與文官集團的施政本就難以相容。武將具有的是抉擇、決心、攻擊防禦、斷腕與擴張戰果的孤注一擲;而文官大多是人事間的平衡與處世,中庸穩健與和平。而在這個以文官集團為中心平衡點的年代,無論是在政治層面或是綜覽整個社會,軍人與武將的地位皆受到輕視和不適應。而在段落中提及戰事層面時,作者更將視角擴展到了中國之外,如關乎多國海上活動——倭寇與海盜的進攻嚴密性等,這樣全面的背景知識,使我更加清楚了解中國當時制度下的缺陷與窒礙難行。如受到中央統一控管,地方單位很難應形勢做變化的不便、或是基於文官集團為了方便統治,武將首領大多只能用匹夫之勇、缺乏謀略來形容。然而無論文臣抑或武臣,明末的每個角色或大或小,都在被束縛而禮制尊違之間孤獨又拉扯。



一、申時行



申時行——身為資歷頗淺的大學士,卻因緣際會下成為首輔。文官首領本被置於眾所注視的位置,而他堅持早朝禮儀、時刻勸諫皇上的角色定位,使他十分容易成為一個不討喜,甚至突出而「礙眼」的角色。然而根據書中所寫,他同時也是個十分看清「文官制度」的明眼人。在文官制度下,皇帝與文官的角色像是搖晃的翹翹板,容易傾斜又急需平衡,而在本段的敘述中,以龐大的文官體制、官員們的「公私陰陽」、與萬曆皇帝當時以自己「無為而治」自居的消極,都能很清晰的能看見申時行的無奈,與他身處中央既身為和事佬又同時為勸諫者角色的蠟燭兩頭燒。





二、海瑞



從剛正不阿、重視法律的性格,到在嘉靖皇帝

的敘述中,都為海瑞建立了立體的形象。他也

無異於任何臣子,同為一個在執政中竭盡全力

的「清官」。然而海瑞最終成為歷史中的哀傷

人物,身為一個視執政與報國為畢生精神之寄

的形象,在後期不斷遭受人身攻擊與輿論,使

一個官場經歷中清廉正直的身分從失望到絕望,

因職業終止而心灰意冷。







三、戚繼光




「戚繼光是一個複雜的人物,他的一生中有許多難解的事情。」

戚繼光的孤獨有看見張居正遭清算後的鬱悶與淒涼、有妻子拋棄、有一貧如洗,甚至,他本身相較於他人看見如此多面向的現實,這樣的一雙眼本就容易孤獨;而他善用治軍手段,將縝密精細與果決嚴厲的性格容於一身的人,這樣的多面體,本就是一個可說是突兀、亦可說是突出、獨特的身影。而這一切看似蒼涼的結局,與其能力與聰慧與否無關,早在他決定革新、打破文官集團的平衡當下開始,便注定了孤獨的結局。




四、李贄



「李贄在自問自答的囚籠裡自相衝突。」


我理解的第一個自相衝突,是作者提及到李贄在一生中論辯與批判的過程中,同時也剖析並質疑著自己,這時的描述是「內心劇烈交戰而無法自解」。而這樣的內心狀態,似乎橫貫了李贄的一生,無論是書中他經歷官場、家族、剃髮為僧乃至於獄中死亡的漫長過程。


第二個令我感受到自相衝突的片段是書中提到,李贄為了割離近親之人削髮為僧,對其而言,是一個自我精神世界與緊密愛人、血緣之間的矛盾拉扯。而終究這位充滿複雜思想的哲學家終其一生也未曾停止自問自答,使我看見一個靈魂的堅定與拉鋸。


被定義為一個哲學家,李贄的內心世界一直令我覺得複雜卻值得探討。他在削髮為僧的背後,暫時放下的是沉重的親族重擔、名為血緣而環環相扣、脈脈相連的冗長關係線、照顧義務。比起前面的拉扯,到文章中段,這樣的情緒似乎更為清晰,作者將李贄削髮、背離傳統的行為定義為「極力渴望擺脫血緣關係之集體觀念」的反抗,而到後期的文字中,這樣的反抗也不僅僅單一針對親族,更是各種官場、職位中的儀式、義務與精神壓力種種。而這段關於家族血緣的描述,也讓我看見不斷擴大的討論面向,已經從人物事件擴展至作者渴望讓我們看見的,關於世代相承的延續與累積、女性成員的自我犧牲,以及那數個世代產生一位藉由科舉功名獲得成功的子孫,背後舉起的是由姓氏血緣堆疊而成的集體關係,而這樣的利害關係也隨著朝代頌揚的倫理詩書,和時間成正比的被宣揚成道德的一部分。在李贄進入芝佛院,成為正式思想家後,作者開始提及文人與思想家在進行想法論辯與金錢援助的互動關係。書中寫道,這樣的往來關係在於授受者之間的共同思想與目的、互助合作或共享,這段讓我想到類似於現代的社會團體、組織,似乎也是基於類似這樣的目的而聚攏。倒退時空,大概也與今日未有大異,同為一種思想與內心的依歸。


史學之外⋯⋯

跳脫史學框架,值得令人讚嘆的是作者稱不上優美雕琢、卻足夠精準針砭同時善於白描的文筆。我認為,歷史使文學迷人的部分之一,是作者在形塑一個時代、國家、人物,甚至是街道煙火氣的高超手法,無須刻意註明時間,就可以令讀者透過嗅聞挑揀字句間的各種巧思,就能獲得一個足夠迷人而完整的時空背景。如同此歷史文本裡首頁便緩緩道來的「陽曆三月二日,北京城內雪尚未解凍,大街熙來攘往,文武百官不敢怠慢,皇帝陛下正舉行午朝大典……。」以及那些隱藏在敘述中,僅有某個特殊時間段才能看見的特殊符號,那些青色、黃色、緋色的官服、浮誇晶燦卻又令人雙眼發亮的頭飾冠冕。這些既代替了相機,紀錄了一個世代的色彩與光影美好,更也成為此刻我們回溯過往的媒介。而這些元素與思索,便是無論現代多麼努力的追崇古風與復古色調,都復刻不出的、名為時代的獨家記錄。




「表面四海昇平,無事可記,實際上

大明帝國卻已走到它發展的盡頭。皇

帝的勵精圖治或晏安耽樂,首輔的獨

裁或調和,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習

於苟安,文官的康潔奉公或貪污舞弊,

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絕對保守,最後

的結果,都是無分善惡,有的身敗,

有的名裂,還有的人身敗兼名裂。」


(p.299)





在閱讀《萬曆十五年》後,讀者們得以反覆思考著書中每位人物,與彼此交會、應運而生的諸多事件。在歷史上,萬曆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,然而歷史教會我們的思考方式,便是凡事緣起因果,太多事並非第一眼看到的樣子。無論是角色與時勢,決策或糾結,當讀者願意轉動手中的望遠鏡,將會發現每個靈魂都具有足夠特殊的輪廓,皆像是相異時空下散落於穹海的星子,原來有所牽扯、原來相互影響。


「一五八七年,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。」

而這句由黃仁宇老師親自作注的萬曆十五,則是再度將世界觀的框架拉遠,進入了全球同步,在西方的艦隊開始航行,陸塊從荒蕪漸有人跡,人文藝術從發跡到復興,中國的時間軸仍「無大事可敘」,寫出看似穩定,卻也是繁複禮教淹沒赤子之心,陳舊法律系統龐大難改的沈默悲劇。歷史也許的確不能完全用來「借鑑」,畢竟有時空之差、有人事之異。那麼也許更多值得學習的,便是看待事件與嘗試思考的方式。


在第七章節中,作者以一句話形容李贄:「他攻擊虛偽的道德,但卻不是背棄道德。」

事實上,本書中所提及的人物,皆多少帶有一些類似的影子——他們皆是時代下的獨特,也多少跳脫傳統的制度,渴望改革與自由。他們既接受了傳統倫理或科舉的教育,成為有學識之人 ,但同時也是那不被陳舊教條或集團制度束縛的靈魂。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頑固渴望抵抗著什麼,即使大多的掙扎都是絕望收尾。


那看似無事發生,實則已經象徵朝代終局的萬曆十五年;那看似過去完成式,而缺乏修正意義的步履累累。一切曾緣起緣落,於歷史某刻出現抑或消失的人事時物、無論喜悲或重要與否,皆在被「記起」的一瞬重新鮮活。

而每個迥異的靈魂,未必真正圄於文字裡單薄而孤獨,也許便在某刻打動自身。


於是共鳴穿越時空,我與你的故事就此相生相存。



/S


數度閱讀這本經典,似乎這本書中的細節我永遠無法窮盡,而有更多廣大而深刻的思索此刻我無法理解,不過我覺得這也許就是人文社會領域、閱讀經典與研究的迷人之處,而在我們經歷載沉與停滯、個人思考與甚至是價值觀輸出的無盡之途中,這本書都給我帶來了許多全新的觀念,以及對於中國歷史的理解,在自小接觸中文文學、龐大中國歷史體系、乃至於涵蓋歷史廣義本身至今,我認為此書都給我帶來更理性的思考,書寫廣度的震撼,與對於人物與事件的剖析能力。而在難以窮盡之餘,我堅信自己會留存這份熱情與好奇,行於前進與後退之間,時刻勿忘應有的「大」歷史觀與謙卑。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